度己了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05章笔记,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,度己了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研究所的试验车间放着一堆飞机散件,是昨天晚上刚拉过来的。

廖杉看着这些眼熟的零部件,她看了好一会儿,在脑海里将其拼了个大概,“图-16?”

之前在苏联留学时,她和同学们去实践学习的工厂就是承担图-16这架轰炸机生产的喀山飞机厂,所以廖杉对这架飞机还有些印象。

张国光也是披着晨露来研究所上班,正想抬脚上楼,见廖杉站在试验车间门口,便也好奇的凑过来看了一眼,奇道,“哟,这一晚上怎么多了这么多飞机零件?这是哪儿又得来的飞机残骸?”

廖杉转头,对他说,“你再看看,这是不是图-16?”

“什么图-16?”何为从外面进来,正好听到廖杉的话,疑惑不解。

王川泽听到说话声,走到楼梯口,对楼下的几l人说道,“你们先上来,等下研究所的同志们都到齐了,我们开个会。”

三人面面相觑。

等研究所所有人都来上班了,齐聚在设计楼二楼。

王川泽拿出两份文件,扶了下眼镜,声音清冷,“这是今天早上马厂长交给我的,是关于研究所未来的工作安排。”

所有人看着他,这几l年研究所的人员不断增加,从苏联专家撤走后只有二十六个人苦苦支撑,到现在飞机组、军械组和材料组加起来总共有近八十人。

“首先是我们当下正在研制的’精卫’教练机任务,”王川泽打开其中一份文件,看着上面的文字说道,“这个项目之后将交由冯研农统筹安排,何为、赵伟作为技术副工协助,参与研发的人员有朱强、陆勇、罗风华、陈武……”

几l乎划出一半的人分配到教练机研发的项目里,被点到名字的人们俱是意外。

最意外的人还是冯研农,他指了指自己,又看向郑子昂、何为等人,满头雾水,“怎么我被单拎出来了?”

其他没被点到名字的人也是不解。

王川泽把手里那份文件递给冯研农,“这是领导们的决定,由你来做‘老带新’的那个统筹。”

其实也不难理解,冯研农在飞机组算是年纪最大的,他在被派去苏联留学前曾在哈市飞机研究所工作过两年,论工作资历算是剩下人中的佼佼者,为人沉稳,做事情负责,最适合“守成”,挑起“精卫”改型项目的大梁。

除他之外,飞机组另外两个“老人”何为和赵伟为什么会被划去教练机研发项目,其实还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页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假少爷在真少爷找上门后跑路了

景熠熠

从雄兵连开始骇入无限

我不是舰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