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空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尚书+31,长篇南河,司空城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。强行者有志。不失其所者久。死而不亡者寿。

有一处句读有必要改,不论是语句修辞上的考虑,还是本着语义通顺来判断。同时还稍修两点。修改如下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知足者富,强行者有。志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。”

智与明,有力与强,富与有,久与寿,两两相对,共四组句子。前两组相对的句子,前句映衬后句,强调的是(统治者)要自知,要控制自我战胜私欲;后两组是相关对句,论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富有和恒久。此章讲修身治国境界和途径:知人不容易,自知更不容易,“明”,不要理解为一般的聪明,那等同了“智”。知,是道的相关词;而智,是老子反对的,在他看来是私欲至于邪恶的小聪明。明,“知常为明”,是道的境界。自知,是修身的条件,也是内容。

战胜别人,为人羡慕,而老子反对“争”,战胜自我才是应该赞扬的。自胜,去除私欲,无我;侯王无为不争,守道行道,造福一方,天下归心,才是不可战胜的。

知足,是老子所论守道的心态。这是后人知足常乐的原版。老子思想精髓与要义光辉,体现于辩证思想及方法。本章表达对“富有”、“恒久”的全新的理解,即道之悟。知道,行道,才是真正的富有。老子言知足,不是针对大众,是对统治者(有余)说的。让不足者知什么足?!这不是老子风格呀,这是后来统治者的意愿。知足可理解为知止。

“强行者”的“强”,人们多理解为顽强,说顽强坚持的人有志(或叫做有志)不通啊,也不符老子一贯观点。同时代的墨子说“志不强者智不达,”其志与强的逻辑可资参照理解。“强”在这里不能等同“有力”,更不是强力、武力。《易·乾·象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,人学天,取其不息之意。行的不是私、欲,是道,如同“天道无亲”,要大行其“道”。知足是修行的“静”境,行道是修身的内容和目标。老子辩证谈论了什么是富有,什么是真正富有。物欲无度,到什么程度算富有哇?唯有精神境界的充实才真富有,这是现代社会历经世事演进才共同认知的道理。没有哲学思想及思维的人,是不能谈论长久永恒的问题。

什么是长久和永恒?老子说:志不失其所者久,死而不亡者寿。志不失其所者,是什么样的人?“志”,是人的意愿想法,老子在3章言“弱其志”,所以不会说什么“有志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双人滑搭档能听我心声

绿白黑

偏心我是认真的

宜栩

海贼:伟大航路上的爱情小故事

房子的庭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