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空城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尚书+33,长篇南河,司空城,深夜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执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乐与饵,过客止。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可既。

老子论道不同于儒学。治理国家,孔子说,既来之则安之,是统治并稳固。老子则曰执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,安平泰。

象,是老子哲学使用的基本词汇,不是道,它介于有与无之间,是可观可感的。观,主要不是观“物”,而是观“象”。气与象比较接近,“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”气,偏于生成;象,偏于征兆。象,纷繁各异。后来人常说“气象万千”,还有万象更新。古人观“天象”,言吉凶;老子不信神不言占卜,但语言是约定俗成并使用的。大象,呈现重大的本质规律,合乎道的思想理念;41章“大象无形。”无形近于道。老子“治国”理念:不害,即不坑害、不妨害万物(人);安,即安全、安定、安心的综合,后来有词语“安居乐业”;平,均等;泰,平和、祥和,可参考《论语·尧曰》:“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”。

乐与饵,是乱象,与“大象”相对。乐与饵,代指供满足感官享受的各种诱惑,即前面所说“余食赘行”。12章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……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”——也不为耳,也不为口。过客,过路的人;参考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穰岁之秋,疏客必食。非疏骨肉,爱过客也,多少之实异也。”过客止,意在现实中诱惑多,诱惑无处不在。止,与前文“往”相对,一前行,一终止。对比鲜明。道难行啊!

真正的道,是什么?道之出口,淡乎其无味,视之不足见,听之不足闻,用之不可既。出口,不是说出口;“出”是逃离、远离,“口”指的是味,私欲,多言。因此,(道)无味,无色无形,无声,无诱惑,不为众人追求。既:接近,趋近。

本章言道之尽善,但遭“无视”,不见用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女主不发疯,当我是根葱

衿久

黑暗无尽

桥头炒面